
資訊詳情
【時評】“車鬧入刑” 為公共安全護航!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12-31 10:24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據新華社報道,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明確搶奪方向盤行為入刑。
【時評】“車鬧入刑” 為公共安全護航!
【概要描述】? 據新華社報道,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明確搶奪方向盤行為入刑。
- 分類:媒體報道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12-31 10:24
- 訪問量:
據新華社報道,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明確搶奪方向盤行為入刑。
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后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對行駛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者搶奪駕駛操縱裝置,干擾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駛,危及公共安全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前款規定的駕駛人員在行駛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眾所周知,駕駛員開車時,乘客謾罵、拉扯、扭打、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等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搶奪方向盤,更是極易造成車輛偏離方向,導致車輛失控,輕則撞擊路邊的其它車輛、行人,重則將釀成重大傷亡。
公交駕駛員手中握著的不僅是方向盤,更是一車乘客的安全。如果公交駕駛員本身的安全得不到應有保護,勢必會影響車上乘客的安全。修正案明確規定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刑事責任,有利于增強民眾法治意識,增強預防和震懾效應,減少和遏制此類悲劇發生。
隨著公共交通的迅速發展,公交車廂內的人流愈加密集、環境愈加復雜,并且,車廂安全直接關系到百姓生命財產的安全,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公共空間。大數據顯示,公交車司乘沖突刑事案件中,88.79%的案件發生在運營過程中,54.51%的案件發生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在公交車行駛中司乘沖突刑事案件部分,46.40%的案件公交車司機主動采取了“緊急停車”措施應對沖突。
“車鬧”亂象,根源在于懲戒性措施過軟,違規成本過低。修正案規定“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等行為入刑,絕不僅僅是治標,而是一項標本兼治的重要措施,對保護乘客和駕駛員的生命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修正案回應了公眾對公共安全法律保護的疾呼,體現出國家對保護公民“公共出行安全”的決心態度,有利于震懾不法分子、教育公眾知法守法。只有通過“刑罰”追究危害公共安全行為,才能達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從而有效遏制“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只有這樣,規矩意識才能入腦入心。把規矩亮出來、挺起來,讓人有所畏懼,“三思而后行”才會成行為常態。
良法善治,法律的生命在于執行。除了法律發力之外,道德教育和制度設計也沒閑著。近年來,各地公共交通運營企業尤其重視一線公交車駕駛員的工作狀態,以確保運營安全和服務質量。例如,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濟南公交集團)推行針對一線公交駕駛員的情緒管理,疏導和調整好駕駛員的情緒,解決駕駛員在生活、工作中發生矛盾沖突引發的情緒波動,開展微笑服務活動,設立了情緒調節室、引進“人體生物鐘”三節律觀察和防控機制,確保一線職工特別是司乘人員以健康的情緒和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合力而治,雷霆作為,公交車上的方向盤才會自帶威嚴、自有敬畏。
守護公交車上的公共安全,嚴刑峻法就應當秀出肌肉和力量。公交車駕駛員守護的是一個小小的空間,竭力維護的卻是公共利益,他們也需要被保護。“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等行為入刑是罰惡揚善的準繩,是不可觸碰的礁石,是乘客、駕駛員的保護傘。修正案相關規定完全來自于人民的生活和實踐,它就像一個無形的天網,全方位保護著乘客和駕駛員的生命安全。
“維護公共交通安全,人人有責”。但愿我們每一位乘客在乘坐各種交通工具出行時,都要學會遵守公共交通秩序,學會敬畏法律,學會尊重司機,學會尊重生命,切莫藐視公共安全,漠視他人生命。公共安全在哪里,法律就應延伸到哪里。我們堅信,修正案的通過實施,維護的是公共安全,體現的是人民意愿,將用法律的力量拓展、守護公共安全的邊界。
搶奪方向盤入刑,是為公共安全護航,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尊重與保護,更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實踐。再次提醒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請遵紀守法、文明乘車,這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保護。
作者:趙東云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